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近年来,安岳按照“突出特色、三产融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招商引资、集群发展”思路,围绕“一园一镇两基地三中心”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安岳薯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薯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制安岳薯业全产业链规划,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岳将以周礼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拱桥、南薰、千佛等乡镇,建设安岳薯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推进“一镇两基地三中心”建设,结合乡村振兴、致力农旅融合,从种植、加工、研发、品牌、营销、文化、旅游等方面,综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和公共服务平台、农机装备、农产品初加工、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周礼薯业农旅融合试点镇(周礼薯业产业特色小镇)。依托“百镇建设”和周礼薯业规模适度、尺度适宜、乡土气息浓郁等优势,促进旅游休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加工制造、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做精周礼薯业产业,做强农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配套设施完善、农旅融合发展、薯业文化鲜明的产城一体特色小镇。
建设绿色高效薯业种植基地。依托科研院所、农业主管部门,加大对红薯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新型高质高产品种,推广新型技术。深挖土地、人力资源优势,以周礼镇为核心建设10万亩标准化薯类种植示范基地,高标准打造2000亩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薯业种植50万亩以上。
建设薯业加工基地。在周礼镇近期规划土地876亩(第一批建设 367. 8亩),远期规划土地4500亩,引入第三方资本,高标准建设薯业加工产业园区。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提质增效入园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建成全国优质薯业加工集群,着力构建餐饮、健康、休闲等全产业链安岳红薯产业体系。
建设薯类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现有红薯产销基础,持续加大市场营销平台建设力度,划薯类、粉条等产品仓储区、停车场、装卸货场等,建设集加工、展示、交易、电商为一体的西部薯类制品实体化交易市场。积极培育薯类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整合安岳薯类产品流通队伍,建设高素质营销队伍;探索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交易机制;鼓励企业在各大、中、小城市组建区域性销售中心、专卖店,主动与大型超市、连锁店“联盟”。
建设薯业科技研发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技术合作,加快建设安岳薯类产品研发中心,研发高附加值薯类新产品,研发适宜于丘区薯类生产、加工的农业机械,并完善好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构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多元薯类制品“安岳产”体系,提高科技对薯业产业的贡献率。建设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对薯及薯类制品质量开展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推动安岳薯类产品质量成为全省、全国行业标杆,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薯类经销商、供应商到安岳采购薯类及其产品。
建设薯业文化展示中心。依托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充分融入和展示安岳独具特色的薯业文化,新建薯业文化展示中心和养生饮食文化场所,主要展示薯业发展历史、农耕文化和薯类产品,弘扬红薯历史文化和养生饮食文化,着力打造川中民居、民俗薯业文化展示中心。
据悉,到2025年末,将带动全县红薯种植规模50万亩,产量70万吨,综合产值25亿元;到2035年末,全县薯业综合产值50亿元;到2050年末,实现薯业产值100亿元目标。(吴双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