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资阳市人民政府 无障碍 官方微博
首页 走进安岳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投资安岳 魅力安岳 互动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安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2023-02-28 来源:安岳县人民政府 关闭 打印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安岳经开区管委会,县级相关部门(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安岳县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8日

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〇二三年二月

前言..............................................................................................- 5 -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 6 -

(一)“十三五”工作成效............................................ - 6 -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1 -

(三)“十四五”面临的新机遇................................. - 13 -

二、总体要求.......................................................................... - 15 -

(一)指导思想............................................................. - 15 -

(二)基本原则............................................................. - 15 -

(三)目标指标............................................................. - 16 -

三、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18 -

(一)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 18 -

(二)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 19 -

(三)促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 - 21 -

(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 22 -

(五)推动碳达峰进程................................................ - 22 -

四、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 23 -

(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 24 -

(二)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 25 -

(三)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 26 -

五、统筹推进治污减排,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 27 -

(一)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 27 -

(二)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 31 -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 33 -

(四)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 36 -

(五)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 38 -

六、严控区域环境风险,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 40 -

(一)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 - 40 -

(二)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管控................................... - 41 -

(三)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 41 -

七、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 42 -

(一)夯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 - 42 -

(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 43 -

(三)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 44 -

(四)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 45 -

八、保障措施.......................................................................... - 46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46 -

(二)强化规划实施.................................................... - 47 -

(三)加大资金投入.................................................... - 47 -

(四)强化评估考核.................................................... - 47 -

(五)强化宣传督导.................................................... - 48 -

附表 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 - 49 -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安岳县重塑发展新格局,建设成渝中部重要节点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岳县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品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高效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资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制定本规划,明确安岳“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安岳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工作成效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十三五”期间,安岳县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安岳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了《安岳县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安岳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安岳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安岳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30余项文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高,2020年PM2.5年平均浓度37.7微克/立方米,PM10年平均浓度50.7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分别下降41.1%、39.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8.7%,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高升河、龙台河、大清流河、小清流河、大濛溪河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姚市河、小濛溪河年均水质为Ⅳ类,均达到考核要求。2020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73.8%,较2016年提高1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城市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降低,2020年,安岳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8.56%、23.35%、15.47%、6.96%,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

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印发《安岳县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安岳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设立县级河长32名、乡(镇)级河长337名、村级河长597名,河长、警长、技术河长的“三长”共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岳阳河、龙台河、大濛溪河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完成2个县级、40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7个“千吨万人”)综合整治,建成华严、驯龙等重要乡镇水源涵养林68个,生态修复13300亩。全力开展库区生态修复,实施城市重要水源书房坝水库、朝阳水库库区生态修复1000亩,实施集镇重要水源磨滩河水库灌区、康家桥水库库区绿化1600亩,实施黄桷坝、五夹沟等11个水库库区生态植被恢复4000亩。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整治岳阳河流域入河排污口118处,城区管网渗漏点24处,完成小濛溪河流域拱桥乡、镇子镇、周礼镇排污口整治45处。大力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21座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3%。大力开展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先后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岳阳河、龙台河等重要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建设沿岸绿色生态廊道50余公里。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扎实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规范整治龙台工业园鞋服企业VOCs治理26家。狠抓“散乱污”和砖瓦企业整治,清理整治燃煤砖瓦企业42家,完成燃煤砖厂脱硫除尘改造治理28家,脱硫塔设备安装率100%。大力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补贴用于燃煤锅炉综合整治资金134.64万元,县城建成区19户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完成正常在产企业“煤改气”“煤改电”。狠抓建筑工地整治,加强县城规划区建筑工地常态化管理,要求乡镇2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不准、六必须”措施。大力开展道路扬尘治理,加大对主要路段洒水、清扫保洁频次,严厉查处不按规定线路运输、超载运输、抛洒滴漏等行为。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458辆,完成全县加油站建档立卡52家,清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187台(套)。常态化抓好县城区餐饮油烟整治,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夜市烧烤摊点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到100%。强化各类燃放管理,全面落实《安岳县建成区禁燃禁放实施方案》,县城区全面停止烟花爆竹燃放和销售许可,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常态化开展全县秸秆禁烧巡查工作,秸秆焚烧得到有效管控。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完成全县258个土壤污染风险源排查,配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顺利推动安岳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6%。完成垃圾填埋场整治,新建一体化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完成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210家产废单位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备案,对25家医疗机构等危险废物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建成投运安岳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县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98%。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深入一线督查指导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隔离点选址等重点工作,指导、督促涉疫医疗废物及时按规范转移处置9.038吨。

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南薰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鸳大镇等12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周礼镇龙兴村等350个村评为省(市)级生态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21个乡镇32个行政村连片综合整治,65%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全县17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治污设施建设,建成普洲、日泉、晨阳等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示范园区6个,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7%以上,推广有机肥面积4.3万亩,种植绿肥面积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3万亩,全县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14%,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5%,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达92%,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1.6%。

生态保护修复更加有力。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安岳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2020-2021年)》编制,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2.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2%,较2016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地218.73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35.1%,绿化覆盖率达40.02%,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9.98平方米,单位、庭院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率达36.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四川安岳恐龙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千佛寨森林公园整合优化上报工作,完成恐龙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内矿业生态修复,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

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出台《安岳县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职责》。建立健全环境监管立体网络,严格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分区划片专人巡查机制。规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依托移动执法系统,对已录入的14家重点污染源和241家一般污染源定期开展双随机抽查。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成大气监测站、空气微站、尾气遥感监测设施及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精心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与大足区开展跨界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演练,强化了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提升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表1安岳县“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名称

目标值

2020年

指标类型

环境质量指标

1

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2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

70

95.3

约束性

3

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

集中处理率(%)

50

54.5

约束性

4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

80

96

约束性

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80

85

预期性

6

秸秆综合利用率(%)

80

92

预期性

7

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

80

81.6

预期性

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90

100

预期性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9

化学需氧量减排比例(%)

5

18.56

约束性

10

氨氮减排比例(%)

5

23.35

约束性

11

二氧化硫减排比例(%)

保持不增长

15.47

约束性

12

氮氧化物减排比例(%)

保持不增长

6.96

约束性

生态

创建

13

森林覆盖率(%)

35

43.13

预期性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腹部径流低值区,沱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地带,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承载能力弱。当前,全县工业绿色新动能在逐步崛起,但力量还比较薄弱,作为成渝双城直线中点和重要节点,安岳县具有直线连接成都、重庆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特殊区位优势,“十四五”时期,安岳县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建设成渝中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资源消耗必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高位持续改善压力较大。水环境质量达标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期间水环境质量总体虽显著改善,但“十四五”国考、省考断面分别由0个增加至5个、2个,新增国考断面红光村、白沙村、两河、资安桥断面现状水质不稳定,部分月份为Ⅴ类,岳阳河长河源段、通贤段、永顺段等部分月份水质为劣Ⅴ类。受生活源、农业面源影响,约四分之一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尚未达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压力较大,安岳是资阳市唯一一个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县(区)。全县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对象较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压力大,土壤环境风险依然存在。

环保基础设施仍需持续完善。城区雨污管网分流不彻底,雨季污水溢流问题较为突出,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不高,45.5%的乡镇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周礼镇等16座已建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效率不高,配套管网急需改造。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

环节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项目尚未建成投运。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近35%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畜禽养殖、柠檬种植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后期管护投入所需资金量大,建管资金缺口较大,财政保障困难。

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体系尚未建立。新时期各类环保问题复杂糅合,监管对象面广量大,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基层环保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支撑。精准化监管水平薄弱,装备智能化水平不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较少。环保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人员匮乏、业务水平有待提升,执法手段、装备智能化水平低,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滞后,应急救援装备不足,不能较好满足现场环保执法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求,精细化执法能力亟待提升。

(三)“十四五”面临的新机遇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及新部署,为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指明了方向,是做好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量源泉。

区域重大战略交汇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提出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部署了“五位一体”建设重点任务,擘画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蓝图,有助于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资阳市委支持创建“成渝中部重要节点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安岳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机遇。安岳县实施“产业强县、开放兴县、环境立县”三大战略,创建“成渝中部生态文化魅力之城”,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落地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赋予新手段、新模式。党中央加速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对治理主体、治理能力、治理机制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提出“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十四五”期间,“大环保”“大监管”“大治理”格局加速形成,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将给安岳县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新手段、新模式,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有关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有关精神,坚定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成渝中部重要节点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锚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补齐短板,精准施策。聚焦关键领域和突出环境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区域协同,共建共享。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部署为引领,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建设,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助力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人才交流,做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统筹行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与保护。

创新机制,健全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方积极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优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经济和法治手段,大力实施环境保护智慧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三)目标指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削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建设“成渝中部生态文化魅力之城”。展望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总体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美丽安岳建设基本实现。

表2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

 

指标

2020

2025

五年累计

属性

(一)环境治理

(1)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8.7

90.8

/

约束性

(2)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μg/m3)

38

29

/

约束性

(3)城市空气质量重污染天数比率(%)

0

基本消除

/

约束性

(4)国、省控断面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80

100%

/

约束性

(5)地表水质量劣V类水体比例(%)

0

0

/

约束性

(6)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

/

0

/

约束性

(7)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

约束性

(8)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100

100

/

约束性

(9)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73.8

90

/

约束性

(10)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

65

75

/

预期性

(1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7

93

/

预期性

(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92

95

/

预期性

(13)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t)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14)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t)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15)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t)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16)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t)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二)应对气候变化

(17)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19)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

/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预期性

(三)环境风险防控

(2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100

100

/

约束性

(2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有效

保障

有效

保障

/

约束性

(四)生态保护

(22)生态质量指数(EQI)

/

稳中向好

/

预期性

(23)森林覆盖率(%)

43.2

44

/

约束性

(24)生态保护红线面积(km2)

/

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性质不改

/

约束性

 

三、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一)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规划实施、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严格三类空间用途转用管理。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底线约束,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逐步建立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优化城镇绿色发展空间。以塑造生态宜居景观、厚植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为重点,坚持“东拓、南延、西控、北改、中提升”城市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生态文化魅力之城。以县城为核心,以龙台、石羊等乡镇为重点,构建形成“八片区”县域空间格局,高质量打造一批中心镇(村)。产城融合主体功能片区、川渝毗邻地区产业协作发展片区突出示范带动,主动承接成渝产业辐射,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以生态文化魅力城市建设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柠檬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发展绿色果蔬种植,推进柠檬加工绿色转型升级。现代薯业发展示范片区推进红薯加工产业提档升级。特色资源融合利用示范片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先行片区、鱼龙山生态经济先行片区、绿色高效粮油示范片区生态农林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建设形态精美的特色城镇。

推进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部以石羊镇、李家镇、龙台镇为依托,深化与重庆毗邻地区协同联动,西部以驯龙镇、周礼镇、通贤镇为依托,深化与雁江区、乐至县及成都市毗邻地区协作,着力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功能布局,畅通成渝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探索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共同保护重要河湖、饮用水水源地及水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制定保护要求和管制规则。

(二)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分类实施“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整改提升等措施。坚持绿色化导向,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燃煤砖瓦、鞋服纺织行业绿色升级,开展绿色示范企业、绿色示范园区、绿色示范工厂试点。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依托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李家中节能静脉产业园等为载体,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加快构建以食品健康、清洁能源、纺织鞋服为主导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提升柠檬加工、纺织鞋服、天然气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书房坝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在全县分期推进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围绕柠檬、红薯、通贤柚、绿色蔬菜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科学施肥与农药使用技术体系,推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建设龙台河流域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000亩,引导科学合理施肥施药,实行深埋施肥。依法禁限用高毒农药,推广新型高效肥料、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高效植保机械替代,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40%以上。推行种养结合,完善土地配套,加快推进元坝、乾龙、拱桥、周礼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积极推进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

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文旅、农旅、康养等业态融合和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做好网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发展低碳交通,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强不同交通方式转换无缝衔接。推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货场等重点领域应用。建设绿色物流体系,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

(三)促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保障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有效落实。有序开发清洁能源,积极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新兴产业,加快清洁能源应用,打造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渝中部天然气综合利用示范区和成渝中部天然气体制改革试验区。完善能源输配网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和中国“气大庆”建设,推动能源输入输出多元化、多极化,统筹燃气、氢能、热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以及安岳县城乡可再利用资源综合市场建设,推动城镇、园区供能一体化,构建与成渝及周边城市互联互通的能源通道。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工业能效提升,坚决管控高耗能项目,实行高耗能行业产能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重点抓好燃煤砖瓦、鞋服纺织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监管,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

(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形成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提倡低碳餐饮,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居住,大力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使用节能、节水等绿色家庭用具。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规范快递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环保行为,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

加快绿色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打造优越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以公共停车区、居住小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为重点,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完善水、电、气、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公共绿地。

(五)推动碳达峰进程

积极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科学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以特丽达实业、中节能安岳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鸿星尔克、中石油安岳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推动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阶段性任务、重要举措和保障措施,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低碳城镇、低碳园区建设,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园区,加快形成符合安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编制全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砖瓦、鞋服、天然气开采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强不同交通方式转换无缝衔接,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加快推进公交、出租等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推行绿色建筑,逐步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强化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和低碳管理。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水资源、农业、林业、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科学开展绿化造林工程,加强沿河防护林建设,实施城市建成区绿化工程,增强林业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综合评估和风险管控能力,制定应对和防范措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化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协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四、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安岳山水环绕的自然禀赋,连通水库、河流、山体、森林、农田等生态廊道,着力构建以山林生态屏障、河湖湿地团块、水生态廊道与农田生态基质组成的网络化生态空间格局。围绕岳阳河、柠都河和石桥溪,打造滨河绿化生态带。依托柠都公园、滴水湖湿地公园等,拓展城市亲水空间。以恐龙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千佛寨森林公园为重点,保留山体绿化,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依托朝阳水库、书房坝水库、跑马滩水库,加强水源地涵养林建设。以柠檬海洋、通贤柚长廊为主体,强化农田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要素,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加强生态功能重要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地管控,实施森林、山体、湿地、岸线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开展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森林质量提升工作,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至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着力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城郊生态绿地、绿化隔离地建设。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恢复山体自然形态,保护山体原有植被,重建山体植被群落。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编制重要生物物种目录,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加强恐龙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千佛寨森林公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古树名木专项保护,营造保护水鸟栖息空间。开展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外来物种入侵管控,开展外来入侵生物定期定点监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强化博物馆、展览馆、体验地等自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机制。

(二)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建设公园城市,绿化城镇生活空间,严格落实绿地系统规划和绿线管制制度,深入实施城区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创建具有区域人文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建设城市景观地标、立体绿道、特色街区。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推进滨水休闲绿道、滨水公园、亲水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滴水湖公园、岳阳河湿地公园、柠都河水生态修复、岳阳河行政中心片区及城南片区水环境治理等项目,拓展公众亲水空间。

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结合柠檬、石刻等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营造“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打造“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川中丘区宜居乡村典范”。深入推进农村河湖“清四乱”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岳阳河、龙台河的农村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河湖管护等措施,改善河渠水环境质量,打造生态美丽的农村河渠水系。

打造宁静生活环境。深化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加强商业和文化娱乐场所隔声与减震管控,严格娱乐场所按规定时限营业。控制建筑施工噪声,鼓励使用工艺先进、低噪声的建筑施工机具,加强夜间与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切实防止噪声扰民事件发生。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加强道路和机动车管理,合理规划运行路线和时间,合理设置噪声屏障。加强环境噪声执法检查,严格落实限期治理制度,加强后期监管。

(三)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围绕“成渝地区都市休闲农业目的地”建设目标,依托通贤柚等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通贤贡柚休闲度假区、关公湖旅游、卧佛生态康养度假区。充分发挥柠檬特色资源,深度开发柠檬旅游,构建以柠檬为主题的旅游承载体系,开发柠檬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中国(宝森)柠檬旅游区和世界柠檬主题文化公园,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安岳石刻、安岳名人等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旅游镇、村和街区。以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圆觉洞-千佛寨、毗卢洞-华严洞、卧佛院-木门寺、宝森-悦缘花谷、鱼龙山-关公湖等重点景区组团。联合周边区县,共建川渝美丽乡村旅游、巴蜀唐宋石窟石刻旅游、巴蜀历史名人精品旅游,提升石刻、名人、恐龙等文旅产品供给和品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统筹协调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坚持“环境立县”战略,加快推进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紧密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目标要求,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全过程。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加强创建示范成果转化,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统筹推进治污减排,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抓好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多措并举实施节水,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减损、农业节水增效。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用水需求,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完成毗河(安岳段)供水一期工程、关刀桥水库、挂石沟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推进毗河供水二期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启动红花桥等水库建设,启动关刀桥、康家桥水库水系连通和引书济岳工程,疏通水利“毛细血管”。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统筹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景观,鼓励生态用水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加强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雨水集蓄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全力保障生态用水,严格落实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纳入河湖长制,切实保障姚市河、小濛溪河、小清流河等流域生态补水。

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严禁在长江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严格引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工业园区污水治理,以安德利柠檬、禾邦阳光制药、科伦药业、双龙实业、利民排水、茂恒实业、兴安城市建投为重点,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废水循环利用。加强监督管理,深入推进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强化对涉水排放工业企业排污行为监督检查,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台账,开展同步监测。开展溯源分析,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原则,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实施分类整治。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巡查和水质监测,严厉打击污水溢流直排等违法行为。2023年3月底前,全面摸清全县入河排污口底数,制定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并持续推进整改工作。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管理机制,形成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及监管体系。2024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安岳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加快推进千佛乡、合义乡、白塔寺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完成城东、城南、石桥河截污干管建设。开展县城区污水主管网排查修复,推进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开展乡镇污水管网问题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治方案并推进整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到2025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5%。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污泥和餐厨垃圾协同处理,加快推进有机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鼓励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结合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能改造,合理确定再生水用途、规模和布局,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鼓励城市杂用、工业生产、景观用水、河道补水等优先使用再生水。

推进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识别,形成黑臭水体清单,研究制定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推进综合治理。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编制印发整治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改厕等治理。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动态监管,加强宣传,鼓励村民和村集体组织参与黑臭水体整治,鼓励公众监督。

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化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加强河、湖、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采取清淤疏浚、截污治污、生态缓冲带建设等措施,开展姚市河、高升河干流及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生境替代、增殖放流等工程,修复水生环境。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建立完善禁捕及补偿长效机制。加强重点水域渔政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推动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加快推进兴隆水厂、康家桥水厂、报花厅水厂扩建等全域供水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县级、乡镇级(含“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质监测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推进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定期维护标志标识、界标、交通标志标牌及隔离防护设施,巩固规范化建设成果。强化风险防范,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能力,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0%。

 

专栏1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饮用水安全保障:关刀桥水库、红花桥水库、城西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建设隔离网、标识标牌、界桩、监控设备、生态涵养林等。实施朝阳、书房坝、磨滩河、报花厅、康家桥水库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建设。

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姚市河、龙台河、岳阳河、高升河、龙西河、大清流河、小清流河、大濛溪河及濛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污水处理、面源治理及人工湿地及生态缓冲带建设。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安岳县城区管网工程、安岳县城南污水处理厂项目、安岳县城东、城南截污干管工程、安岳县石桥河截污干管工程。安岳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在线监测平台建设项目,对已建5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安岳县城区金花村等几个重要点位雨污分流改造。安岳县已建11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对现有的鸳大镇等11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进行完善。安岳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能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天。

水资源调度及供水安全保障:安岳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完善调水渠系整治和修补。安岳县全域供水项目,改扩建水厂3座(兴隆水厂、康家桥水厂、报花厅水厂),新建补氯站、供水加压站、铺设供水主管道等。

 

(二)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加强砖瓦行业升级改造,实施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督促安装在线监测。持续开展VOCs治理,以鸿星尔克、特丽达等企业为重点,加强VOCs源头替代和排放管控,推广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低VOCs原辅材料,加快实施安岳县工业园VOCs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加强石油天然气开采监督管理,提升安岳油气处理厂、安岳天然气净化厂污染精细化管控水平和工艺水平,减少SO2和NOx排放。持续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效,以家具、砖瓦以及柠檬、红薯为主的食品加工行业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散乱污”整治回头看,严格落实牵头部门+属地乡镇(街道)“网格长”工作责任机制,实行动态监管。

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控强化道路机动车尾气防治,在主城区、主要道路、主要入城口等地区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施,提升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时监测预警能力,严控不达标车辆上路。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清洁能源型非道路移动机械,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加大机械信息登记、进出场登记、燃料使用等台账管理记录抽检力度。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污染排放区环保管理,加大常态化监督抽测,依法查处排放超标的违法行为。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持续开展加油站、储油库的油品质量抽检,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

深化面源污染治理严控施工场地扬尘污染,严格落实施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施工场地围闭、道路硬化、裸露地表抑尘、物料堆放遮盖、进出车辆冲洗等环节扬尘管控。加强重点企业原料、废弃物堆场扬尘监管,形成常态化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严防道路扬尘污染,加强渣土运输管理,严厉打击无资质渣土运输,增加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频次。严控餐饮油烟污染,优化城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强化餐饮油烟净化设施运行管理,加大监测执法力度。强化各类燃放源管理,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坚持疏堵结合,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强化秸秆禁烧宣传和巡查,严格落实禁燃禁放区域内烟花爆竹燃放规定。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共治相结合,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纵向和横向联动,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聚焦VOCs、NOx、O3,推进区域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联防联治。加强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建立健全“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健全环境违纪案件查处协作机制。

 

专栏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

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安岳县工业园挥发性有机物VOCs集中处理项目,对制鞋产业区鞋服企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布式吸附-移动再生示范工程。

大气污染监测设施建设:安岳县汽车尾气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以重型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在县境内的交通要道建设汽车尾气实时监控系统。安岳县空气微站建设项目,新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站、走航车及监测系统等。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VOCs治理项目,建设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七参数微型站、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等。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空间管控,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强化规划环评刚性约束,严格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准入,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协同推进工业源、城镇生活源、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排查和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开展柠檬种植农用地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龙台河流域柠檬种植农用地块土壤状况调查及土壤污染修复试点,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

强化农用地风险管控。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限期关闭拆除。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质。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强化安全利用类耕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复垦农用地风险管控,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应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依法进行分类管理。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

加强建设用地风险防控。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强化建设用地土壤准入管理,严格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严格落实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的土壤污染强制性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制度,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强化未利用地监管和土壤资源保护。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未利用地,实行强制性保护。严厉查处向滩涂、沼泽地等未利用地倾倒、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加强矿山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环境监管。加强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收集、存放执法检查,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和绿化等。

协同推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加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与能力建设,推进工业集聚区、油库、垃圾填埋场等重要区域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2023年底前完成地下水污染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地下水污染源清单。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实施县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及生态修复。强化高风险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等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监管,建立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实行动态管理。

 

专栏3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

土壤污染防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监测项目,开展朝阳水库、七里桥、书房坝等周边土壤质量监测。安岳县安全利用类土壤成因分析项目,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对安岳县安全利用类土壤进行排查和分析。龙台河流域周边柠檬种植农用地块土壤状况调查及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开展龙台河流域周边柠檬种植农用地土壤质量调查,开展柠檬种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安岳县县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及生态修复,开展污染源防渗改造、地下水治理修复、废弃井封井回填等。

 

(四)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实施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先环境敏感区、污染严重区、后一般区域”原则,优先开展重要河流沿岸、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严重区、政府驻地、中心村、城乡接合部、风景名胜区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白塔寺乡、朝阳镇、岳阳镇、大平镇、高升乡、拱桥乡等310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坚持资源化利用优先,因地制宜选择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治理衔接,鼓励粪污无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建立健全长效运维保障机制。到2025年,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率达75%以上。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强化顶层设计,推行“县域统筹、统一打包、投建运营一体、收集处理一体、政府购买服务”的治理模式,构建统一、完整、运转顺畅、闭环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统筹县、乡镇、村三级设施和服务,规范和完善前端收集站点,因地制宜布局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加快推进安岳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稳步推进鸳大镇、永顺镇、岳新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到2025年,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9%以上、农村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

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五化”利用,建立完善多元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到2025年,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95%。加强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农膜、新标准农膜应用,推广使用易资源化利用和易处置包装物,加强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县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

深化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禁养区制度,优化养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统筹。加强水产养殖全过程管理,深入开展网箱网围养殖、肥水养鱼整治,加强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尾水整治,强化养殖尾水有效处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种养循环,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巩固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专业养殖户关闭搬迁工作成果。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推进20个牛羊标准化养殖基地、20个小家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着力提升镇子镇、兴隆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工作效能。大力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安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3个区域性粪污收集处理中心,1个有机肥厂,打造岳新综合利用示范区。到2025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专栏4农村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安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推进3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纳管处理、分散处理、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单户储液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联用储液池、三格式化粪池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人工湿地。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安岳县种养殖业污染防治项目,对规模以下养殖场开展粪污综合利用,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柠檬种植有机肥替代。安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区域性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厂及无害化处理中心。安岳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大平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燃料化实施主体1个。

 

(五)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参照“无废城市”创建要求,加快构建区域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形成可推广的创建样板,鼓励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工业垃圾转运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再利用设施,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工业垃圾处理体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安岳县易腐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中节能安岳工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收集、转运、分拣、处理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绿色化。

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治理。逐步推进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快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加快推进安岳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配置专用智能化车辆设备和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推进安岳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作,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强化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协同治理,鼓励区域共建共享焚烧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安岳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强化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建设安岳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平台,建立健全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新改扩建涉危项目审核,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排污许可制度。促进危险废物源头减量,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完善危险废物分类回收体系,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转运等过程管理,推动收集转运贮存专业化。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节能(安岳)工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着力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确保“十四五”期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和监督管理,完善医疗废物收集网络,强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推行医疗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和电子转移联单,提升重大疫情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应急保障能力,加强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等一般医疗垃圾的回收利用管理。

 

专栏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项目

工业废物处理处置:中节能安岳工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年处理能力为4万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安岳县易腐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日处理废腐柠檬50吨、餐厨垃圾200吨、生活污泥50吨的易腐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安岳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厂封场项目,对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封场处理。安岳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建设项目,新建生活垃圾环保发电设施。

 

六、严控区域环境风险,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一)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

强化重点环境风险源管控。严防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强化风险源排查,以物流仓库、工业园区等为重点,开展危化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管控治理,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要求。加强涉危化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强化工业园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提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预警、评估研判和协调处置能力,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化解体系,有效管控工业园区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对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指导,督促企业更新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鼓励建设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加强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开展新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摸清重点行业、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的品种、数量、用途等基本信息。开展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提升新化学物质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加强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以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新污染物为重点,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履行化学品环境国际公约要求,积极开展特定类别化学物质环境调查。

(二)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管控

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加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核换发工作,重点加强对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源的安全监管。持续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强化放射性物质使用、运输、贮存等环节安全监管,确保放射性废物完全受控、安全处置。提升辐射环境监测应急能力,持续开展全县辐射环境安全检查,健全辐射事故环境应急体系,提升应急水平。

(三)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健全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网状环境应急指挥体系,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县、乡镇、行政村三级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动态修编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组织指挥、应对保障等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完善环境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结合综合执法改革,配足配强乡镇、街道环境应急管理人员,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污水处理、危废利用处置、环境检测等环保技术企业,发展培养一批第三方环境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存、补充、更新、轮换、调运等管理机制,实行物资储备信息动态化管理。

提升应急预警及响应能力。推进环境应急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地表水监测断面、饮用水水源地、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预测预警,推动与已有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网络数据平台对接,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早发现、早调度、早处置。强化部门应急联动,增强水利、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环境应急联动能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环境应急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共享环境应急信息,协同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七、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夯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

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强化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监管执法、市场规范、资金安排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完善绿色导向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评价考核,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衔接国家、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制定符合实际、体现特色的目标考核办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引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强化环境治理信息公开,督促排污单位污染信息、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鼓励排污企业通过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建设,持续完善各环节程序流程。

引导公众参与治理。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建立生态环境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环境治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其依法有序参与环境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政府服务热线和环保举报热线作用,健全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充分借助主流媒体平台等网络渠道,建立与公众、媒体、环保社会组织沟通对话机制。以“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为契机,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环境治理市场主体,推进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环境治理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推进节能环保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垃圾环境基础设施、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打破地区、行业壁垒,加强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打造园区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健全价格收费机制,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落实“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严格落实重点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完善差别化水价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规范环境治理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遏制恶性竞争,确保环境治理市场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三)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环境质量预警精准预报能力,补齐大气监测设施设备短板,构建区域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网络。加大重点流域、跨界断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生态流量监测,安装控制断面流量监测设施,加强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建立以固定污染源全面监测为基础,统筹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的污染源监测体系,提升龙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合理配置环境执法力量,充实环境执法队伍,确保人员配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加强装备技术力量配备,配齐执法执勤专用车辆、个人移动执法设备、现场执法辅助设备等执法装备。强化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落实乡镇属地监管职责,实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和日常处置。强化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培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监督机构执法能力,确保精准研判,及时上传下达,快速科学处置。强化测管协同,创新执法方式,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水平。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应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全面提升机动车综合管理、环保基础设施管理、排污口管理、重点源监管监测、遥感监控等信息化监管水平。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生态环保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建立要素齐全、数据准确、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

(四)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大足区、安居区、潼南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健全跨地区生态共保体系和环境治理体系,构建更加紧密的生态环境保护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协调解决跨边界、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加大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跑马滩水库、清流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局面。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加强流域左右岸、上下游联动。加强琼江流域生态保护一体化,联合大足区、潼南区和安居区等开展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建设琼江生态走廊,创建美丽河湖,打造川渝泛琼江流域共保共享引领示范。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强化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推动固体废物区域转移合作。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联合监测、重大事项联合审批、环境保护联合宣传等常态化,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联合监测,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专栏6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项目

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安岳县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添置污染源移动走航车、监测系统及VOCs排放浓度监测设备。安岳县河流水域联防联控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在线水质监测站、水环境联防联控平台。安岳县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购置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专业人员、开展监测项目认证等。安岳县龙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建设项目,拟建11个农业面源监测站及其配套系统和设施。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统一领导,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加强与各相关规划协调衔接,实现“多规融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在规划任务落实、统筹协调、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形成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共同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构建跨部门跨行业协调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综合决策和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实现综合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强化规划实施

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各部门推进规划落实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县政府统领,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经科信、自规、住建、水务、交通、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协调配合的治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实施方案,确定年度目标、治理项目、责任分工及资金保障措施,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区域均衡、科学持续的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创新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发挥环保专项资金、PPP等多渠道资金合力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规划实施。

(四)强化评估考核

构建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县政府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强化目标考核。建立规划实施情况调度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调整,考核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各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强化宣传督导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营造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督作用,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督促重点排污单位污染信息、重点监控企业自行公开监测信息,推进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全过程、全覆盖公开。畅通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推进环境决策、监督、影响评价等重点领域的公众参与。完善生态环保信访投诉办理制度,加强对举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支持力度,拓宽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渠道,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附表

安岳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年限

1

安岳县城区管网工程

水环境污染防治

改造老城区雨污混流管道23.4km。

2021-2025年

2

石桥街道污水收集管网及城南片区截污干管建设

水环境污染防治

石桥街道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公里,服务人口4000人;城南片区建设截污干管20.8公里。

2021-2025年

3

龙台镇污水管网加密工程(含龙姚路溪沟)

水环境污染防治

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6.85公里。

2021-2025年

4

安岳县城南污水处理厂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总设计规模为20000m3/d,污水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改良AAO生化池+矩形二沉池+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紫外线消毒”,设计进水管网长度约5.2km(截污干管4.3km,泵站进水管1.2km),尾水管网0.61km。

2021-2023年

5

忠义镇污水收集管网加密工程

水环境污染防治

忠义镇污水收集管网加密3200米。

2021-2025年

6

周礼镇、拱桥乡粉水沉淀池及管网建设

水环境污染防治

修建200平方米沉淀池2口,管网3000米。

2021-2025年

7

安岳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能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旁,新建2万吨/天,占地约40亩。

2021-2025年

8

姚市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

水环境污染防治

在姚市镇污水处理厂配套修建人工湿地5250平方米。

2021-2025年

9

周礼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

水环境污染防治

在周礼镇污水处理厂配套修建人工湿地5500平方米。

2021-2025年

 

 

10

千佛乡、拱桥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新建千佛乡和拱桥乡各300吨/天污水处理厂。

2021-2025年

11

安岳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在线监测

平台建设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对已建5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在线监测系统。

2021-2025年

12

岳阳河生态脆弱河段水产养殖退养

水环境污染防治

退出岳阳河生态脆弱重点河段沿河200米范围内养殖8户115亩。

2022年

13

姚市河重点河段农业种植面源污染防治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姚市镇孔明村、云峰乡江水村、长河源水阁村重点河段沿岸实施纵沟改横沟改造,建设3公里生态沟渠,设置生态调蓄池。

2022年

14

横庙乡、永清坪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

水环境污染防治

1、横庙乡新建日处理能力300吨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2100米,材质为双壁波纹管,管径300-400mm,处理工艺MBBR,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标。

2、永清镇坪河场新建日处理能力100吨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1900米,材质为双壁波纹管,管径300-400mm,处理工艺MBBR,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标。

2022年

15

安岳县岳阳河(长河源至云峰段)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段水体生态修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段1.5km河道安装微纳米曝气系统10套及曝气管路,太阳能射流曝气设备6套,复合式生态浮床3000m2,植物栅300m2

2、长河源泄洪闸上游段及尾水缓冲区外河道生态修复:长河源镇桂香村至泄洪闸两岸建设生态沟渠3.97km,生态缓冲带29.78亩;永顺河入岳阳河口至泄洪闸两岸建设河滨水生植物带2km,左岸河滨生态湿地23.70亩,水生植物塘3.06亩,太阳能射流曝气系统20套及水生动物投放;长河源闸下游尾水缓冲区外300m河道建设浅滩湿地及生境营造7500m2

3、云峰乡江水村上游生态缓冲带及生态沟渠建设:云峰乡江水村断面至上游姚市镇道林村桥头9.35km河道两岸建设植物缓冲沟8.77km,生态缓冲带65.78亩,姚市场镇段太阳能射流曝气系统20套及水生动物投放。

2022-2023年

 

 

16

安岳县小濛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新建周礼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5000m2、镇子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2500m2

2、小濛溪河生态沟渠建设工程:小濛溪河干流沿岸农业种植密集段和水产养殖区建设生态沟渠16.85km,配套人工湿地1850m2

3、小濛溪河周礼场镇段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小濛溪河周礼镇场镇段4.2km河滨带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浮床9000m2,河道水域曝气增氧和水生动物投放。

4、小濛溪河支流周礼河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周礼河汇入小濛溪河入河口段700m河滨带生态修复,周礼河1.4km河道水域基底修复和水生植被修复。

2023-2024年

17

川渝跨界断面安岳县龙台河流域水质净化及水生态保护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龙台河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新建龙台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6000m2、石羊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5000m2及河道型湿地870m2、林凤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1000m2、白水乡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300m2

2、龙台河生态缓冲带及生态沟渠建设工程:建设龙台河干流水源地下游沿线水稻种植、蔬菜基地、柠檬种植区域建设生态沟渠10.72km、生物滞留池20个,建设缓冲带10.72km,128.6亩。3、石羊河生态缓冲带、生态沟渠及河滨带水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石羊河沿线水稻种植、蔬菜基地、柠檬种植区域建设生态沟渠15.855km,生物滞留池31个,建设缓冲带5.405km,64.8亩,石羊河汇入龙台河前,400米建设水生植物带,24000m2。龙台河支流白水河汇入龙台河前300米建设两岸生态边坡、缓冲带1800m2

2023-2024年

 

 

18

川渝跨界断面安岳县高升河流域水生态

保护修复项目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忠义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新建忠义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500m2

2、高升河生态缓冲带及水域生态修复工程:高升河干流沿岸生态较差河段5.8km布设陆域缓冲区,构建乔灌草植被带104.4亩;沿岸农业种植密集段建设生态沟渠6.75km,配套生态梗4.5km、生态滞留池13个;高升河忠义镇场镇段1.3km河道水域基底修复和水生植被修复。

3、琉璃河沿岸生态沟渠及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琉璃河沿岸农业种植密集段建设生态沟渠7.1km,配套生态梗2.8km、生态滞留池14个;琉璃河合义乡场镇段800m河道水域基底修复和水生植被修复。

2023-2024年

19

四川省安岳县大清流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在开发程度较高的场站及支流汇入口建设生态护坡,涉及流域长度共计约5.9km,护坡长度共计约11.8km。

2、在开发程度较低的河段建设生态缓冲带及各支流汇入主河段1km处两部分,涉及流域长度共计约35.3km,支流汇入口长度17km,建设生态缓冲带长度共计约87.6km。

3、新建2550m2生态浮岛。

4、在文化镇、大平镇、清流镇、天林镇4个场镇增设4处常规水质过境断面集成式全自动在线监测站。

5、在流域范围内新建31540m2生态塘。

6、在流域范围内建设59800m2人工湿地。

7、在聚居区建设配套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约12套,配套农村污水处理入户管道建设。

2023-2024年

 

 

20

四川省安岳县小清流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生态沟渠:拟建设宽度为0.6m的生态沟渠,共计25km。

2在流域范围内建设18处湿地,分别为7处河道支流湿地以及面源污染生态湿地11处,共计约32246m2

3、因地制宜间隔布置生态塘29座,共计约21000㎡。

4、对建设了生态护坡的李家镇及元坝镇流经河流段投放生物蜡对场镇河道污染进行净化,两个场镇共2500m长河道放置330套生物蜡装置。

5、对河道硬化面两侧的雨水汇入口增设生态浮岛,以净化场镇进入河道的雨水及混合污水水质,雨水排口设置生物浮床,拦截雨污冲刷,净化雨污带来的污染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生长的稳定环境。针对大量的排污口,设对应的生态浮岛面积共16500m²。

6、拟建生态缓冲带,共计约18000m。

7、在李家镇、元坝镇2个场镇增设2处过境断面水质预警监测系统。

8、在支流汇入主干流处,新增18900m²生态浮岛。

2023-2024年

21

四川省安岳县大濛溪河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本项目拟在大濛溪河流域范围内建设生态缓冲带岸线45269m、生态沟渠长度约34275m、生态塘面积共计约23520m²,湿地面积共计约32335m²,生物蜡装置375套,场镇段及支流汇入口生态浮岛共90000m²。

2023-2024年

22

四川省安岳县龙西河重点小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拟在流域范围内建设生态湿地23000m2,建设生态塘6420m2,拟新建0.6m宽生态沟渠3600m。

2023-2024年

23

安岳县全域供水项目

水资源保护

改扩建水厂3座(兴隆水厂、康家桥水厂、报花厅水厂),新增日处理能力2.5万m3;新建补氯站69座、供水加压站20座,铺设DN100-DN500供水主管道1997.5m。

2021-2025年

 

 

24

安岳县关刀桥中型水库水源地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工程

水资源保护

关刀桥水库水源地,设隔离网4km,标识标牌50块,界桩45根、监控设备1套,新建水库水源地划定,生态涵养林建设,面源污染隔离,水源地智能化全过程保护等工程措施。

2021-2025年

25

安岳县朝阳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

水资源保护

对朝阳、书房坝、磨滩河、报花厅、康家桥、关刀桥水库建设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6座。

2021-2025年

26

安岳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循环

利用项目

水资源保护

安岳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人工湿地约151.57亩,配套氯消毒池、计量渠、在线监测站房含设备、湿地植物暂存间含设备、DN700输水管道约2.2km;再生水输配工程建设供水泵房2座含设备,DN700配水钢管约8.5km、DN600配水钢管约8.5km、DN300配水PE管约11km。

2022-2024年

27

安岳县汽车尾气监测系统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车油路管”综合治理,以重型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在县境内的交通要道建设汽车尾气实时监控系统,建检监测子站25座,数据中心1处。

2021-2025年

28

安岳县空气微站建设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新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站70处;添置污染源移动走航车及监测系统1套;建设川渝通道空气自动监测站1处;添置VOCS排放浓度监测设备1套;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2个。

2021-2025年

29

安岳县工业园挥发性有机物VOCs集中

处理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对制鞋产业区鞋服企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建VOCs集中处理站建20座;在龙台发展区渝资制鞋产业园VOCs空气自动监测站点4个,以实时园区制鞋企业VOCs排放浓度,为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021-2025年

30

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VOC治理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拟建设6套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系统、4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30套七参数微型站、1套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并提供3年软硬件运行维护服务。

2021-2025年

31

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布式吸附-移动再生示范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

对所涉及的4家工业企业分别建立合适的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设施,处理能力分别为100000m3/h的2套、140000m3/h的1套、30000m3/h的2套、5000m3/h的1套、50000m3/h的1套,在园区新建“移动式活性炭处理再生工艺”1套。

2023-2024年

 

 

32

安岳县油气处理厂VOCs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对VOCs进行治理(对安岳油气处理厂内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进行验漏、修复)

2021-2025年

33

安岳县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时监测预警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以重型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实施“车油路管”综合治理

2021-2025年

34

安岳县易腐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

固体废弃物污染

防治

建设日处理废腐柠檬50吨、餐厨垃圾200吨、生活污泥50吨的易腐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

2021-2025年

35

安岳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固体废弃物污染

防治

对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

2021-2025年

36

安岳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

固体废弃物污染

防治

新建生活垃圾环保发电设施。

2021-2025年

37

中节能安岳工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

固体废弃物污染

防治

建设年处理能力为4万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2021-2025年

38

县级以上集中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监测项目

土壤污染防治

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朝阳水库、七里桥、书房坝等)周边土壤质量监测。

2021-2025年

39

安岳县安全利用类土壤成因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

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对安岳县安全利用类土壤进行排查和分析,摸清耕地污染来源和污染因子,明确源头管控对策,探索制定耕地土壤污染源成因排查和分析的操作规范。

2021-2025年

40

龙台河流域周边柠檬种植农用地块土壤

状况调查及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

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龙台河流域周边柠檬种植农用地土壤质量调查,柠檬种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2021-2025年

41

安岳县县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能力

建设及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防治

典型污染源防渗改造、地下水治理修复、废弃井封井回填等。

2021-2025年

42

资阳市安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纳管处理模式:优先将有条件的地区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DN200支管2.0km,DN110入户管2.4km。

2、分散处理模式:60人以下规模的散户采用“预处理+单户储液池+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模式,建设2m3单户储液池12275座。

3、集中处理模式:

(1)敏感地区(主要为黑臭水体集中区、重点流域中下游临河行政村)污水处理规模为10m3/d的小型聚居点建设“预处理+缺氧-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4座;污水处理规模为20m3/d的大型聚居点建设“预处理+缺氧-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1座;

(2)一般地区污水处理规模为4-15m3/d的小型聚居点建设“预处理+联用储液池+资源化利用”设施37座。污水处理规模为40m3/d、70m3/d的大型聚居点建设“预处理+缺氧-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设施2座;

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1.5m3户用三格式化粪池5252座、户用清扫井14374座(用于灰水隔油、过滤);新建设施配套管网:DN300主管11.39km,DN200支管18.99km,DN110入户管96.44km。

2023-2024年

43

安岳县种养殖业污染防治项目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对县域内的规模以下养殖场开展粪污综合利用,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治理,对柠檬种植实施有机肥替代。

2021-2025年

44

安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建设3个区域性粪污收集处理中心,1个有机肥厂,打造岳新综合利用示范区,2个无害化处理中心。

2021-2025年

45

安岳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在大平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燃料化实施主体1个,新建厂房2000㎡,购置PW-850型木材、秸秆颗粒成套设备机组(削片粉碎工段、烘干工段、制粒工段)1套。

2021-2025年

46

安岳县执法监管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

添置污染源移动走航车及监测系统1套;添置VOCs排放浓度监测设备1套。

2021-2025年

47

安岳县河流水域联防联控体系建设项目

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河流水质环境感知能力,在河流各个重点区域建设水质在线监测小型站,在重点断面布设水质污染指纹质谱仪,形成水环境污染溯源能力;二是建设水环境联防联控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将水质污染事件形成处理闭环能力;三是建设水环境污染扩散分析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模式分析,获取河流污染扩散情况,并根据治理措施,实时预测水质变化情况,为后续管控及治理提供科学化依据。

2021-2025年

48

安岳县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能力提升建设

能力建设

开展安岳县生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购置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专业人员、开展监测项目认证等。

2021-2025年

49

安岳县龙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能力建设

拟建11个农业面源监测站及其配套系统和设施,包括:新建5个水系断面监测站(包含水量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其配套设备);新建6个农田地块监测站(包含水量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线雨量监测系统及其配套设备)。

2023-2024年

 

相关附件:
Copyright 2016 www.ay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版权所有:安岳县人民政府 蜀ICP备15031152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2102000017号 网站标识码:5120210011
主办单位:安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24522740
网站管理维护:安岳县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2452215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